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眼下正是春耕备耕时节,可如果遭遇干旱、高温、盐碱、病虫害等逆境,农作物将大量减产甚至绝收,严重制约我省乃至全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。如何帮助农作物“强身健体”,拥有“抗逆超能力”?位于河南大学的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实验室,正在积极探索关于作物的“逆境生存法则”。
(资料图片)
“这个大棚是我们的表型平台,这些看着普通的小麦可都是我们研究员的宝贝,昼夜不停地研究都是为了在这些标本上现真章。”实验室的副主任赵翔边说边转动悬空架的手柄,在实验大棚中开辟出一条道路,带着记者向麦田走去。
初春的清晨,棚外还有些寒冷,棚内却格外温暖,麦穗微微泛黄,水肥正通过滴灌带汩汩流淌,为小麦根部输送“营养餐”。“我们这个棚可内有乾坤,能够调节温度、湿度、光照,还能模拟风,为抗逆标本提供‘四季体验’。”据赵翔教授介绍,培育新品种的过程十分繁杂,需要用一个个完整的生长周期来观察、验证,但现在依靠这个平台,原本一年成熟一次的小麦可以成熟四次,大大缩短了研究过程,为科研节省了宝贵的时间。
在实验室里,记者了解到,即便在正常年份,我国大概有3亿多亩的土地可能受到干旱或半干旱的影响;雨少的年份,大概会有7亿多亩受影响,研究者们就是要找到那些抵抗干旱的植物调控分子,再应用到作物中,使它能够在不良环境中生长得更好。“万物生长靠太阳,太阳活动能引发干旱同时也能提供‘光’,促进光合作用。”赵翔说,当下,实验室正在通过解析光合作用分子机制,发掘和解析调控相关的功能基因,找到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密码,从而为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科技支撑。
“基础研究非常具有挑战性,它考验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否前瞻,取得的成果是否原创,这个过程很艰辛,但也很有意义。”赵翔说他们最大的目标就是让未来的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棉花等作物都拥有“抗逆基因”,既不惧高温干旱,也不惧盐碱洪涝,成长为能抗逆、产量高、质量好的“智慧作物”,从源头上为保障国家种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。
脚下的土地深厚广袤
蕴含着无限的可能
河南大学“神奇实验室”
将论文写在田野上
助力祖国粮食安全
展现河大担当!
关键词: